持續(xù)了較長一段時間的“粕強油弱”格局,在厄爾尼諾氣候的炒作下似乎出現(xiàn)了一絲變化。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美豆價格持續(xù)高位,在成本壓力下豆粕回落空間有限,而近期出現(xiàn)反彈的豆油在去庫存壓力下的表現(xiàn)還有待觀察。
國內豆粕自5月底達到階段性高點后出現(xiàn)回調。數(shù)據顯示,6月26日,豆粕主力1409合約報收于3691元/噸,較此前的階段性高點3876元/噸下跌了4.77%。分析師指出,此前豆粕價格不斷上揚,存在一定的調整需求。
此外,近期新季美豆播種情況捷報頻傳,也對市場產生了利空影響。美國農業(yè)部作物進展報告顯示,6月22日當周,從出苗情況看,美國大豆出苗率為90%,高于一周前的83%,也高于上年同期的79%,及五年同期87%的平均出苗率。
而近期的豆油則呈現(xiàn)出另一番景象。在厄爾尼諾氣候的炒作下,在原油價格的支撐下,豆油出現(xiàn)了快速的拉升。豆油主力1501合約在26日收于7052元/噸,較6月中的低點上行了4.26%。
日前,國家氣候中央的監(jiān)測數(shù)據顯示,赤道中東太平洋大部海溫在今年5月份和常年平均值相比偏高0.5℃以上,已經進入厄爾尼諾狀態(tài)。此消息一出,連盤豆油大幅拉漲。
分析師表示,近期豆油的反彈離不開氣候的炒作,也有做多油粕比的成分。同時,他還指出,受伊拉克局勢影響,原油價格一路上揚,生物柴油的需求因此得到較好的提振,進而也成為推動近期植物油市場上漲的重要因素。
這一漲一跌的變化也讓市場出現(xiàn)了油粕強弱是否將轉換的猜測。對此,徐勇軍表示,豆粕因成本壓力回調空間有限,而豆油庫存壓力較大,就目前來看還難以確定油粕強弱是否就此轉換。
據悉,由于美國舊作大豆庫存偏低,致CBOT美豆價格維持高位運行。此外,油廠的挺粕態(tài)度以及養(yǎng)殖需求的逐漸轉好將使得豆粕價格下跌空間相對有限。
近期的厄爾尼諾預期增強雖帶動了油脂價格的反彈,但國內不僅豆油,菜油與棕櫚油的庫存均處于相對高位,在油脂消費的季節(jié)性淡季,面臨較大的去庫存壓力。
據數(shù)據顯示,截至6月20日,華東地區(qū)豆油商業(yè)庫存約25.88萬噸,較前一周增加0.31萬噸,增幅為1.21%。
另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消息顯示,根據船期統(tǒng)計,2014年6月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約635萬噸,高于5月的實際到港量,雖低于去年同期的實際到港量693萬噸,但卻是今年以來月度到港量的次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