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菌)苗和類毒素是屬于生物藥品類,用細菌制成的叫菌苗,用病毒制成的叫疫苗,用細菌毒素制成的叫類毒素。疫(菌)苗又分為死疫(菌)苗和活疫(菌)苗,應用于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生。免疫血清是用病毒、細菌或細菌毒素多次大劑量給動物注射,使動物體產生對這種病原微生物的抗體后所獲得的血清制品,給動物注射后能很快獲得免疫力。
疫苗、菌苗、類毒素和抗病血清都是特殊的生物藥品,不同于普通的化學藥品。其化學成分多為蛋白質,有些制品還是活的微生物。因此,它們一般易被光和熱所破壞,保存和運輸要嚴格遵照生物藥品廠的要求來做,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 1 )疫(菌)苗應保存在干燥陰涼處,避免陽光照射。溫度對生物制品的影響特別重要,高溫容易損害疫(菌)苗和血清的效能,最適宜的保存溫度是2 - 8 ℃,有些制品需要在低溫下保存,才能更好地保持它的效力。如干燥豬瘟免化弱毒疫苗在O - 8 ℃條件下能保存6 個月,而在10 - 25 ℃時,最多不超過10 天就會失效。而豬肺疫氫氧化鋁最低不得低于零度,凍結后不能使用。
( 2 )運輸活苗(疫苗、菌苗)時,應將疫(菌)苗裝人有冰的廣口保溫瓶中,途中避免日曬和高溫,盡快送到目的地,縮短運輸時間,大量運輸需用冷藏車。
( 3 )接種疫(菌)苗前,應對當地動物疫病的發(fā)生和流行情況有所了解,針對流行情況,擬定本場戶每年的預防接種計劃,制定符合實際的免疫程序。
( 4 )預防接種前,應了解當地有無疫情。有疫情時,應對尚未發(fā)病的動物進行緊急免疫接種。如無疫情,則按原計劃進行定期免疫接種。瘦弱、有慢性病、懷孕后期或飼養(yǎng)管理不良的豬不宜接種。
( 5 )使用疫苗前,要看清疫苗是否為國家批準生產的疫苗及疫苗的生產日期和失效日期,了解儲運的時間和方法。凡疫苗瓶子有裂紋,瓶塞松動,色澤、物理性狀等與說明書不一致的藥品不能使用。各種疫(菌)苗保存和運輸的溫度均應遵照說明書的要求,嚴防日曬和高溫,特別是凍干苗,要求低溫保存,氫氧化鋁、生理鹽水等稀釋液及乳油劑苗不能凍結,否則會失去效力。
( 6 )要仔細閱讀疫苗使用說明書,檢查說明書與瓶簽是否相符,明確疫苗瓶內裝量、稀釋液、稀釋度、每頭〔只)劑量、使用方法及有關注意事項。使用疫苗時應登記疫苗批號、注射日期及動物數量,并保存同批樣疫苗兩瓶。
( 7 )注射疫苗時要做好充分的消毒準備,針頭、注射器、鑷子等必須事先消毒,準備好,酒精棉球需在48 小時前準備。免疫時,每注射一頭豬要換一枚針頭,以防帶毒、帶菌。同時,在群免疫注射前后,還要避免大搞消毒活動和使用抗菌藥物。
( 8 )接種弱毒疫(菌)苗時前1 周和注射后10 天,不得飼喂或注射任何抗菌類藥物。液體疫苗使用前應充分搖勻,每次吸苗前再充分搖勻。凍干苗加稀釋液后,充分振搖,待全部溶解方可使用。
( 9 )有的疫苗能引起過敏反應,若發(fā)生嚴重過敏反應時,應立即以腎上腺素等藥物脫敏,以免引起死亡;钜呙缱黠嬎庖邥r,不得使用含氯等消毒劑的水,忌用對微生物活性有危害的容器作飲水免疫。
( 10 )免疫接種工作結束后應立即用清水洗手并消毒,剩余藥液及疫苗瓶應以燃燒或煮沸等方法消毒處理,不得隨處亂扔。接種疫苗期間,應嚴格控制環(huán)境衛(wèi)生,因為接種后一般需5 一7 天(油苗需15 天左右)才能產生抗體,此期間環(huán)境不清潔,可能造成尚未完全產生免疫力之前感染強毒而導致免疫失敗。
( 11 )疫苗是一種弱病毒,能引起母豬流產、早產或死胎。對繁殖母豬,最好在配種前一個月注射疫苗,既可防止母豬在妊娠期內因接種疫苗而引起流產,又可提高出生的免疫力。
( 12 )免疫接種最好上午進行,便于連續(xù)觀察。若接種后,豬只出現顫抖、抽搐、口吐白沫、皮膚充血時,立即肌注地塞米松、腎L 腺素或可的松三者中的一種。